上海财经大学邀请陈赟教授做客科学人文大讲堂,为大家讲解“庖丁解牛与庄子的人生智慧”。
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庄子•养生主》,陈赟教授在讲座伊始谈及养生的话题:“养生主”即“以养生为主”,是养生第一要事。而“养生”最重要的内理就是庖丁解牛里面所说的“无厚有间,游刃有余”。在庖丁解牛的故事里一共出现了四个意象,庖丁、文惠君、牛和刀。庖丁以刀解牛,文惠君由庖丁解牛得养生之理。从解牛技艺中悟出诸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等养生的奥义。
陈赟教授亦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为大家分析了道与技的相生相应,由道而技,以道兼技之理。“庖丁解牛”的动作“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就如同音乐演奏。虽然动作是人为,却是天工的显现,在解牛的过程中那超乎技的东西,便是道。技与道的区别在于:一切技巧皆是人工之巧,其合于天之机,非其必然,乃偶然之遇。而道却无所不运,无所不通。技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每一技与技之间并无相通之处。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中庸的思想》、《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现时代的精神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