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切“知”都需要“行”,不行则不可视为真知,不单要“静处体悟”道理,而且要在“事上磨练”,从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认识及实践道理。不可以把“知”和“行”划分为两件事情。人不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的成就最终离不开社会的支撑。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们要常怀回馈社会之心,学会奉献,参与公益。在聆听了发人深省的讲座,进行了碰撞思维的对话,参访了教育激励人的机构之后,这一版块旨在倡导学生亲身实践,为社会奉献,持久地关注公益事业,从事公益事业。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历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1993年以后连续三届被选入美国 Marquis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等书和百余篇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他把追求快乐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准则,认为快乐是衡量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环境好坏的惟一和无上准则而财富不是。作为一个长者,他将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启发同学们思考经济学与人生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培养人文精神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同时,培养国学素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扬,是对古代圣贤智慧的理解与领悟,这对于教育学生格物致知,修身正心,至关重要。在这个版块,我们邀请受人尊敬的前辈、长者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弘扬人文精神,普及国学素养,从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感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分享他们人生修养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