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已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由本科教育到研究生培养的跨越。现有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18000多人(含怀德学院),其中,研究生规模超过1000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以及怀德学院。常州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职研究生专业分属工、理、管、经、文、法等6大学科门类。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4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和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近五年来,学校获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常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拥有一支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3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近9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0多人(其中,教授12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位660人(其中,博士学位超过200人)。常州大学学科发展态势良好,科研实力增势强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中外合作、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先后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和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同时,积极为国家支柱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常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位于世界500强第9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深厚地方文化底蕴的孕育,夯实了常州在职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基础,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3万余名具有“大工程观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办学特色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