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在职研究生优势特色鲜明,以音乐创作与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理论和音乐应用四个方向为主体,上海音乐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形成了传统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新兴复合型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补的发展格局,该学科保持国内顶尖地位。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个共建重点实验室(历史音频修复系统工程实验室、音乐与科技实验室)。
上海音乐学院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涉及7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艺术表演、录音艺术、公共事业管理、音乐科技与艺术、数字媒体艺术)22个方向,设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的专业音乐院校。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影响广泛 学校现为欧洲音乐学院联盟和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世界顶尖或一流音乐院校签署合作办学战略协议,如:美国茱莉亚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与其中11所院校开展深度校际合作。先后聘请著名作曲家盛宗亮、特里斯坦.米哈伊、谭盾、陈其钢、陈晓勇,指挥家西蒙.拉特、小泽征尔、余隆,小提琴家皮恩卡斯.祖克曼、伊扎克.帕尔曼、瓦汀.列宾、宓多里、宁峰,钢琴家莱昂.弗莱舍、傅聪,大提琴家马友友、米沙.麦斯基、秦立巍,声乐歌唱家芮妮.弗莱明,双簧管演奏家王亮等来校任荣誉教授、客席教授。众多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生成为世界各大乐团与音乐机构的领军与骨干人才,
上海音乐学院在职研究生发展空间广阔 “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结构布局齐全、交叉门类广泛、发展前景广阔。其中,音乐表演学科领域的现代音乐与打击乐演奏、音乐戏剧,音乐应用学科领域的音乐科技与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新兴学科发展水平国内顶尖,与国际音乐学科发展前沿保持同步。
上海音乐学院学校秉承“和毅庄诚”的校训精神,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音乐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