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国静,外国语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商务英语和日语语言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英语系、日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三个教学单位,以及现代语言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英语测试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五个科研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国静简介如下:
杨国静,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诗歌。
个人简历:
2011.11—2013.12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9.08—2010.06 中美富布赖特(Fulbright)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赴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英语系研修
2007.09—2011.06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5.06—2007.09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
2002.09—2005.06 合肥工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7.09—2001.06 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
1.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暗恐》,《国外文学》2014年第1期
2. 《希区柯克与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反凝视诗学》,《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3. 《天然的不自然:凯伊•瑞恩的诗歌创作》,《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4. 《西尔维娅•普拉斯<三个女人>中的母性与诗学》,《外国文学》2010年第3期
5. 《“埃尔萨•卡桑德拉”的疯癫诗学》,《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6. 《普拉斯诗歌中的语言焦虑》,载《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7. 《<占乩板旁的对话>中语言超越观与游戏观的争锋》,《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
8. 《<忽必烈汗>对性政治及诗人身份的重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科研项目
1. 2012年,博士后课题《西尔维娅•普拉斯与西方电影文化》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M511231
2. 2009年,毕业论文课题《超越性与主体性: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的列维纳斯式伦理学解读》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9A0203
获奖情况
1. 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2. 2010年度北外优秀博士研究生
3. 2008年度北外优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