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志刚教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可持续发展管理、食品科学、食品安全管理七个相关证书点,一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五个博士学位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志刚教授简介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在职学习导师,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及首席专家、日本九州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客座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食品和环境经济系访问学者、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常务理事、北京事务所副所长、农学部校友会北京分会会长;天津日本经济学会理事、南开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商务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一村一品国际合作推进会副秘书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亚太经合组织HACCP国际合作项目专家成员、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农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第六届博士生年会网/点评评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韩国农业经济研究院名誉研究官、韩国农业振兴厅海外名誉研究官、湖南省益阳市竹木产业咨询专家、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家政服务业协会妇女技能大赛专家评委、商务部国际商报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编委会成员、伊利集团专家智库成员、中国林牧渔业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科技大学天津食品安全管理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流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职学习院评审专家。
在国内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专著及译著等18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英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外著名的SCI/SSCI/EI/ISSHP索引学术期刊(Food Policy,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gricultural Economics-ZEMEDELSKA EKONOMIKA,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AEPP),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AER),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SSJ), China and World Economy(CWE),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nd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etc.)上,并发表日文学术论文10余篇,中文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技术经济》和《农业经济问题》等报刊杂志上发表160余篇。
主要的研究著作有:专著,HACCP经济学:基于石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专著,市场、食品安全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专著,中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结构重组(日文),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合译著,体制转换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一批发市场的国际对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合著,东亚食品体系的交叉(日文),日本九州学术出版振兴中心出版;合著,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合著,亚洲城市的共生:探求21世纪的城市发展(日文),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合著,食品系统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皆被评为“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习究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点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日本外务省海外科研项目、日本文部省海外科研基金、日本住友财团海外研究基金以及财团法人亚洲太平洋中心海外研究基金30多个项目的主持人。
一.基本情况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65年12月
出生地:辽宁省开原市
1986.9—1990.7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0.7—1993.9 农业部中国农学会 职员
1993.10—1994.3 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 在职学习预备生
1994.4—1996.3 日本九州大学在职学习院农学习究科硕士课程
农业经济学专业 获农业经济学相关证书
1996.4—2000.3 日本九州大学在职学习院农学习究科博士课程
农业经济学专业 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4—2001.3 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专业 助理教授
2001.4—2001.9 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专业 客座教授
2001.5—2003.9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3.10-2009.7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其中2006.11-2007.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环境与发展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9.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农产品流通与国际贸易、食品质量安全、营养与健康、农业知识产权(农业专利、植物品种权、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技术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
三.获奖情况
1、2012/2013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论文三等奖,王志刚,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村科技,2012年第6期,2013年12月26日,北京。
2、2012中国农业产业化年会暨中国农业企业家论坛优秀论文奖,王志刚、李腾飞、黄圣男、许前军,基于Shapley值法的农超对接主体利益分配研究—以北京市绿富隆产销合作社为例,2012年9月,广东高明。
3、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王志刚、谭梦琳,日本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制度及其启示,2010年12月,海南海口。
4、中国合作经济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王志刚、孙瑞瑞,日本农协发展的新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10年11月23日。
5、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王志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2010年11月24日。
6、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优秀奖,HACCP认证标签对商品价格有影响吗?———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六大超市奶制品的调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4期,与毛燕娜和陈传波合著),2009年12月。
7、中国人民大学2008-2009学年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张大国,大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使用以及是否受益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大米消费行为为例,2009年6月。
8、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12月,王志刚、宋敏,品种权保护制度下农户采纳植物品种的决策机制:来自中国的证据,江苏南京。
9、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学术征文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10月,王志刚、张大国,植物保护品种对农户生产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
10、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提名奖,2008年6月,王志刚、翁燕珍、杨志刚、郑风田,食品加工企业采纳HACCP体系认证的有效性:来自全国482家食品企业的调研,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北京。
11、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07年10月,王志刚、翁燕珍、王张庆,植物基因资源开发惠益分享机制的博弈论分析,云南昆明。
12、优秀归国学习生奖,农业部中国农学会,2007年9月,北京市。
13、日本九州农业经济学会学术奖,2000年10月,王志刚,关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日本九州农业经济学会,日本熊本。
四、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产业经济学、食品经济学
硕士生课程:产业经济学
五.中英文期刊匿名审稿专家
农业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经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经济研究
中国软科学
经济学(季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宏观质量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ew Zealand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and Crop Science(SCI)
Food Policy(SSCI)
World Development(SSCI)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SSC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SCI)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AER,SSCI)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R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