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忠玉教授,环境学院已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2个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环境政策与管理等8个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和环境科学2个本科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忠玉教授简介如下:
教育背景:
1996,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与资源管理学院,博士后
1992,西北农业大学,生态经济与资源管理,博士
1989,西北农业大学,生态经济与资源管理,硕士
1984,西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2014, 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2012,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至今, 德国浮雷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环境与资源学院客做教授,合作培养博士在职学习。
2001—2014,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管理方向学科带头人1998—2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7—2004, 短期学习、出访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典、比利时、荷兰、泰国、哥斯达黎加等国,拥有广泛稳定的国际联系。
1997—2000, 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导机构(LEAD International)培训与工作。
1996—199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副研究员(破格提拔),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
1993—1996, 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与资源管理学院,博士后
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
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宏观经济预测预警。
社会兼职:
UNDP北京办事处核心咨询专家。
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中国问题顾问。
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项目咨询专家。
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导机构(LEAD International)成员。
科研项目:
[11] 2015-2016英国牛顿基金“气象信息纳入政府宏观决策机制研究”(主持人);
[10] 2015-2016国家发改委“后小康时期中国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主持人);
[9] 2015-1017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页岩气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 (主持人);
[8] 2014-2017年期间主持“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ACCC Project二期”(瑞士发展署(SDC)资助);
[7] 2013-2014年主持完成“适应气候变化决策机制研究”(Intasave Parnership 资助);
[6] 2010-2013年参与主持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ACCC Project”(英国DFID和瑞士政府自助项目);
[5] 2006—2007年期间主持“国内外水资源循环经济比较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
[4] 2006—2008年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3] 2007-2010年期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 “宁夏引黄灌区产地环境标准研究”;
[2] 2007-2009年期间主持 UNDP资助项目“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1] 2004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已完成项目获奖情况:
[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获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8] “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获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7] “城市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6] “城市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 “中国退耕护林政策评估与实践”,获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 ‘’陕西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潜力研究”,获国家土地管理局199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 “八五”国家攻关专题“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前期主持人,后期因出国课题移交他人主持),获1996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 ,获中国科学院199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 “宁夏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1990年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学术成果:
[15]《气候变化框架下利用边际土地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环境经济效益评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
[14]《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及其管理》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
[13]《宁夏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10月;
[12]《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4月;
[11]Gap of Provincial decision maker's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China, accepted b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Ms. Ref. No.: -D-4126);
[10]Strengths, Weaknessnes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alysis of Bioenergy Production on Marginal Land, Energy Procedia 00 (2011) 000–000.;
[9]Potential Renewable Bioenergy Production from Canadian Agriculture,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 , 8-11 May 2011, Linköping, Sweden.;
[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宁夏工业污染排放与管理中的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一期;
[7]省级主体功能区人口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四期;
[6]近20年来我国工业污染物的时空特征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第三期;
[5]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宁夏产业发展路径[J]. 环境保护, 2010年第二期;
[4]《城市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3]主体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三期专刊等;
[2]《中国退耕护林政策评估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1]《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