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在线举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委托项目研究方案汇报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许新建、副司长任端平、一级巡视员薛国芹等领导,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唐波、学校办主任练育强、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部分课题组专家以及科研处多名工作人员出席汇报会。汇报会由科研处处长陆宇峰主持。
本次委托项目“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域外依法治理的经验和比较借鉴意义”,系中央依法治国办交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重大课题的组成部分。科研处接到委托后,立即在校领导指示下,组建以国际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为主,国际金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律学院、科学研究院、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经两次召开工作会议,初步形成了研究方案,提交讨论。
郭为禄致辞表示,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合作是我校服务国家战略理应担当的使命,也是我校建立一流政法大学的重大机遇。本次项目合作,对促进我校的研究团队培育、科研创新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都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相关工作也会成为我校新近成立的涉外法治研究院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研究,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课题牵头人经济法学院钟刚副教授、子课题牵头人法律学院韩旭至副教授、经济法学院翟巍副教授、经济法学院李慈强副教授向参会领导汇报了课题初步研究框架、重点问题和工作计划,以及各子课题研究方案。
唐波在发言中指出,本次课题主题前沿,内涵丰富,对应用性要求很高。她总结了本课题对研究团队提出的六大挑战:一是主题词内涵丰富;二是基础研究之后对策建议的提出考验团队功力;三是课题涉及多学科及法学内部的交叉研究;四是比较借鉴的任务繁重;五是一般问题的抽象性需与具体对策相结合;六是子课题之间、子课题内部之间的协调具有难度,课题组成员应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与委托方密切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学院领导代表杜涛教授发言,表示国际法应与国内法结合、统筹进行研究,国际法学院会发挥学院优势,举全院之力支持项目研究。他以美国外交部网站的专栏主题词为例,指出世界领先大国正在竞相开发部署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新技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均希望掌握新规则的制定权,在此种背景下,中国亟需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规则,争夺话语权,本课题研究对此有重要助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领导发表讲话。任端平、薛国芹进一步阐释了课题要求,使课题研究方向更加明晰。任端平对课题提出了三方面研究要求,一是课题可以聚焦“三新”发展中的风险挑战,也可以关注“三新”研究中的基础性和前瞻性问题;二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结合自身职责,建议课题主要聚焦“三新”治理的共性规律与法律制度探索、制度冲突解决策略等;三是课题应围绕市场监管部门的治理难题展开,力争弥补相关领域的立法缺位。
许新建对课题组的精心策划表示感谢,他指出,本课题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华政课题组的研究框架可行、研究思路清晰、时间进度安排合理。本课题是全国依法治国办的委托课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相信凭借上海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在“三新”方面积累的重要经验以及华政的学科优势,双方通力合作,一定可以圆满完成课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