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邀请李丹作了一场题为“Graphene-Based Soft Materials: A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Perspective(石墨烯为基础的软材料-超分子化学视角)”的在职研究生学术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材料科学、材料化学工程、生物质化学与化工3个二级学科在职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材料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基于石墨烯的散装材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结构和各个片材的性能,而且对图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层质地或其超分子结构。我们小组一直在研究的化学转化的石墨烯,以及如何非共价相互作用的超分子化学可以用于创建基于碳官能的软质材料是难以得到与其他技术。从自然学习,我们已经表明,石墨烯的水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其可加工性,但更重要的是,提供简单,可扩展的方式组装成石墨烯良好控制纳米结构具有非凡的宏观性质。突出了一些不寻常的基于石墨烯的功能材料形成的超分子化学的关键作用,这个演讲将分享的基于石墨烯的软质材料的一些未来的方向我个人的观点,特别是其对nanoionics影响。
李丹,工学博士。现为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澳洲八大名校的盟校成员)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3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同校材料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及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及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澳大利亚科学委员会电子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研究员;2008年加入蒙纳士大学材料工程系任副教授并创建纳米碳及软材料实验室;2012年晋升教授;2015年创建蒙纳士大学石墨烯及二维材料研究中心并担任共同主任。
从2006年起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基于石墨烯的软材料研究。已发表90多篇国际同行评议论文(包括2篇Science, 1篇Science Advances, 1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1篇Nature Materials,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1篇Advanced Materials, 2篇i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篇Angewandte Chemie), 获得超过15000的引用,H因子为 47,篇均引用次数超过180。两篇文章入选汤森路透材料科学领域2004-2014间前12名高引用论文。
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科学委员会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命名的研究员奖,2010年荣获澳大利亚 Scopus 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与工程类唯一获奖者), 2011年获得澳大利亚科学委员会未来之星研究员奖,2014-2015年入选国际顶尖智库—汤森路透《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