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李洪儒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国外语言学理论本土化路径探索”的讲座,黑龙江大学拥有俄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涉及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黑龙江省在职研究生重点学科群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2个。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李洪儒教授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选题目的:第一,国内语言学研究相比国外较弱;第二,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可发展、修正国内语言学的研究。紧接着,他从多维度研究、忽视整体和整合性研究三个方面来讨论了如何运用国外语言学理论来有效地研究汉语。最后,他表示运用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汉语的基本路径为“验证—修正—发展”,并分析到国内的外语学者在做研究时,应当精选汉语语篇,按照“验证—修正—发展”路径把语篇从头到尾无遗漏地进行钻研。
李洪儒,个人资料: 李洪儒,男,1965年生,四川人,语言学博士,语言哲学博士后,副研究员;《外语学刊》编委和常务副主编,黑龙江大学语言哲学研究所所长,中西语言哲学 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外语学刊研究会副会长;语言哲学、话语分析和逻辑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以来,已经形成以分析性语言哲学视域中语言 主观意义(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等)为核心的自然语言逻辑分析这一研究特色,正积极开拓欧洲大陆本体论语言哲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和学术文集《俄罗斯当代语义学》、《语言哲学:历时与共时交差点上的节点凸现》、《语言哲学:历时与共时交差点上的节点凸现》、《中国语法学论文精选》等6部;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分别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俄罗斯当代语义学;(2000ZDXM740011)的子课题;命题态度;(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西)语言哲学与现代语言研究;05JJD740178)的子课题;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指称理论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07BYY068)的子课题;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子课题负责人);省级项目十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十余项、校级奖励8项。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话语分析和俄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