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传统医药文化的当代复兴暨影像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是艺术学院以学术研究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和闻康(北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有绘画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表演系、艺术学教研室、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东方艺术研究所、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绘画材料研究与修复工作室,招收绘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专业的本科生,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的硕士在职学习,同时还招收美学专业的博士在职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和闻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学术顾问张秀梅分别在会议上作了致辞。闻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钱军、艺术学系主任王文娟副教授、艺术策划与传播工作室齐悦老师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所长顾亚奇副教授主持。
王建书记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传统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传播好中医药文化是国家实现文化复兴的现实需求,也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并实际投资该题材的创作、制作与传播,充分彰显了闻康集团的前瞻思维、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他肯定了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在横向项目上的开拓,认为这次会议进行了前期扎实的调研与论证,是高校以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切实举措。
张秀梅在致辞中强调,非遗传统医药文化的影像传播不仅能引起政界、学界、产界、商界对于中国传统药文化的关注,更能引起国人对于文化、尤其是医文化以及医文化背后对于生命和健康的深层次的思考。她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合作模式,认为这是一次“政府主导、学(协)会搭台、企业投资、学界护航”四为一体的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
研讨会主题集中,聚焦“传统医药文化”的本体研究与外延的影像创作两大版块。医药专家从自身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围绕“传统医药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播”、“民族医药(如藏医药、苗医药、新疆医药等)的分类与发展路径”、“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进行对话与交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张兵深入分析了重要的非遗行业数据,指出传统医药文化保护的急迫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认为,拍摄传统医药题材的影像片需追求政治性、艺术性、科学性三者统一。与会专家还从养生保健、中医技法、药膳等专业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为影像创作明确了方向。
传媒专家在医药专家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就影像创作的方向、路径、传播渠道、商业模式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在丰富创作手段、开拓全球视野、强化移动互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认为,微电影的形式更适合碎片化时代的传播,需强化影像中的青年属性和名人属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纪录片主创高隽导演认为,应该减少传统医药的说教模式,增加争议与悬疑色彩,有机拆解传统医药的文化内涵,以小见大一点见面。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常仕本从拍摄理念的角度出发,指出纪录片或者是影视剧的落脚点应该是探寻核心价值观,并以此辐射和统领作品,才能让影像传播延展到公众层面。
此次研讨会重点清晰,话题针对性强,现场气氛活跃,嘉宾观点深刻独到。顾亚奇副教授表示,将会认真消化专家意见,继续加大文献研究与数据采集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方案,力争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打造创新性的传统中医药影像传播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研讨会是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艺术学院本年度举办的第一个关于横向科研项目的学术性研讨会,为学院科研机构、各工作室与政府、企业等开展横向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提升艺术学院整体的科研水平与社会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