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科研处、研究生院共同承办,学术志提供网络直播支持的第六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暨首届全国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旅游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关切”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平行论坛、论文工作坊等形式开展深入研讨。本次论坛首次尝试采用全线上形式举办,参与直播人数超过2万人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程维教授致辞,她向各位线上参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强调了本次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及我校旅游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论坛开幕式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处长常静主持致辞环节。
《管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尚增健在致辞对对本次会议主题和各项议题给与了充分肯定,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旅游学的独特价值,并倡议旅游学者将更多高质量成果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教授主持线上合影环节和优秀论文奖发布环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王金伟副教授公布本次论坛获奖的10篇优秀论文。
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教授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永贵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讲座教授、Tourism Management主编徐惠群(Cathy Hsu),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戎珂教授分别以《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理论构建与前沿趋势》《大变局下工商管理理论创新前沿及其对旅游管理研究启示》《疫情影响下旅游管理研究前沿趋势及展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创新》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9月24日下午,本论坛以八个平行分论坛的形式分别围绕不同议题进行,来自海内外的近200名专家学者汇报了各自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就热点旅游研究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分论坛一以“旅游经济分论坛暨第三届旅游经济学术研讨会”为主题,分别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教授、李创新副教授、胡玉坤博士、宋昌耀博士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厉新建教授进行了致辞,来自美国天普大学的杨旸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宋瑞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李恒云助理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邓涛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陈怡宁副教授、桂林旅游学院章杰宽教授等嘉宾分别以《旅游经济研究的框架与范式》《创新研究视角下的中国旅游》《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 with multisource big data》《关于旅游经济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旅游流溢出效应与旅游需求研究》《旅游和收入不平等》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肖文杰、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刘壮、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康悦分别进行了论文宣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高辉娜博士对论文进行了点评。期刊发表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博士主持,《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潘劲、《经济管理》编辑部闫梅、《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姜莱分别针对期刊特点以及旅游类论文发表要求进行了介绍。
分论坛二以“共同富裕下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研讨会”为主题,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霄泉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李燕琴教授、武汉大学吴江教授、湖南工商大学麻学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苏明明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五位嘉宾分别以《中国国民幸福感变迁与乡村旅游的幸福价值创造》、《文旅元宇宙与城乡数实融合》、《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研究》、《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乡村旅游衔接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与重点》为题进行主题演讲。论文宣讲部分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旅游规划系主任王露博士主持,来自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所高校的师生从主客互动对乡村旅游价值共创影响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冯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戴湘毅教授进行了专业性点评。
分论坛三以“冰雪旅游分论坛暨后冬奥时代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为主题,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唐承财教授及秦静副教授主持,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刘家明研究员、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旅游系周彬教授、《地理研究》编辑部编辑王岱老师作为点评嘉宾。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陈钢华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蒋依依教授、方琰博士和杨占东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戴湘毅副教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李群绩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宋昌耀博士、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徐琳琳、宁夏大学交叉研究学院刘志林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徐诗怡、徐嘉阳等11位嘉宾从国际冰雪旅游研究进展、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评价、冰雪旅游资源时空演变特征与旅游资源开发、中国滑雪产业演变的动态特征等方面进行发言。此外,分论坛三还开展了以“后冬奥时代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学者对话,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主持。
分论坛四以“旅游大数据研究与教学研讨会”为主题,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李辉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牟乃夏教授以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刘逸副教授三位嘉宾分别以《大数据信息环境对就接待企业生存影响》、《基于轨迹数据的游客移动行为》、《旅游情感计算范式探索与应用》进行了主题演讲。论文宣讲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春老师主持,来自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郑伟民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马世罕研究员作为点评嘉宾。山东师范大学王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玉洁、中山大学陈海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郎伟桀以及青海民族大学杜雨进行了论文宣讲。圆桌论坛环节,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项国鹏院长、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黄学彬院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文益民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云鹏教授就未来旅游人才建设如学科建设、与政企合作、跨学科人才联合培养等具体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分论坛五以“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为主题,由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吴丽云副教授和李颖博士担任主持人,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欣教授和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李艳副教授担任点评人。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主任屈学书教授、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程遂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生导师吴殿廷教授以及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侯兵教授分别以《黄河国家公园(山西段)的建设思考》、《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与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对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思考与启示》和《文旅融合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地方响应研究》为题对国家文化公园进行了解读与阐释。论文宣讲环节,由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李颖博士主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李飞副教授和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冯星宇博士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五位研究生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话题进行了论文宣读。
分论坛六以“红色旅游分论坛暨首届中国红色旅游学术年会”为主题,共分为“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学术论文宣讲与点评”三个板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致辞,他指出我们要推出务实举措,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国内旅游市场大循环的背景下,实现红色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湘潭大学商学院刘建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兆峰教授分别以《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红色非遗活化利用》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院长助理王金伟副教授主持。南昌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黄细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中心主任程圩教授、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孝蓉副教授、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徐宁博士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等方面共同探讨了红色旅游与共同富裕等热点话题,展望了红色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圆桌论坛”板块,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红教授主持。黑龙江大学殷子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袁佳欣、张宏、华南理工大学李沐纯、广西师范大学赵爱玲等进行论文宣读。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徐宁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孝蓉副教授,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丽副教授进行点评。“论文宣读”环节由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胡海胜教授主持。
分论坛七以“酒店与服务管理研究分论坛暨酒店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为主题,共分为“科研主旨发言”、“教育教学研讨”、“论文宣讲点评”三个板块,分别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秦宇教授、张超教授、副院长李彬教授主持进行。科研主旨发言板块,来自华侨大学的林美珍教授、中山大学黎耀奇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赵新元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李朋波围绕研究选题价值、研究体系和未来建议进行了点评。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张超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教授、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姜红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田彩云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谷慧敏教授围绕“新时期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论文宣讲环节,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丁艺、华侨大学的殷杰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慧英副教授、薛欣博士围绕酒店真诚型领导行为、虚拟餐厅、餐饮浪费行为、酒店员工内卷行为等话题进行了论文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杨婧博士、健康产业管理系主任武守强博士、雷铭副教授对论文的选题、数据收集、管理启示等方面进行点评。
分论坛八以“会展产业发展及会展教育教学研讨会”为主题,分为“会展研究主旨演讲”、“教学研讨”、“学术论文宣讲与点评”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林艳教授主持,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殷杰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辉副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王菁娜副教授三位嘉宾分别以《展会报到系统多属性叠加对展会吸引力的影响》、《展会服务场景对参展商行为意向的影响》、《参展商如何发展展会依恋?来自中国的证据》为题做主旨演讲。“教学研讨”板块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程艳博士主持。北京对外贸易学校督导主任梁剑锋和首都会展集团会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振阳进行对话,他们围绕会展教育与企业集团合作的教学成果积累与申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梁剑锋主任从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会展专业的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共建首都会展服务管理学院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赵振阳研究员从首都会展集团的发展历程、品牌会展资源等方面对集团进行了介绍,并对首都会展服务管理学院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论文宣讲与点评板块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张晓博士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徐子怡、李冉分别进行论文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段锐博士进行点评。
9月24日晚至9月25日上午,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承办,学术志提供网络直播支持的“首届全国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年会围绕全国旅游研究生的学术成长与经验分享,通过“青年旅游学者经验分享与交流”、“研究方法训练营”和“论文工作坊”三个板块开展学术交流。
9月25日上午年会开幕式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教授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教授致辞。
在“青年旅游学者经验分享与交流”环节,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吕兴洋教授以“青年研究生学术成长之路经验分享”为题,重点介绍了青年研究者学术成长路径及经验分享。中南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粟路军教授以“实证研究论文写作的十个关键词”为题,介绍了一篇规范的实证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现象、问题、趣味性、概念、理论、关系、方法、情景、贡献、表达十个关键词。
“研究方法训练营”于9月24日晚举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李亮副教授以《案例研究方法:基本逻辑与关键步骤》为题进行授课,重点分析了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的逻辑和关键的步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朱志胜副教授以《“效”傲江湖:旅游经济政策评估与因果推断方法》为题进行授课,重要介绍了旅游经济政策评估方法与几类因果推断方法。
“论文工作坊”由3个平行论文工作坊组成。论坛工作坊一以“新科技与文化旅游发展”为题,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春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王莎副教授、东南大学旅游学系顾秋实副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宋昌耀博士担任点评嘉宾。工作坊二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雷铭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粟丽娟助理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慧英副教授、薛欣助理教授担任点评人。工作坊三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系主任段锐博士主持,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梁赛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张晓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胡玉坤博士担任点评论文。来自全国高校的旅游青年学进行了精彩的论文宣讲。
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论坛始终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旅游管理学科领域前沿和研究热点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已经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高端学术论坛。本次论坛还首次举办全国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聚焦我国旅游发展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从方法培训、学术训练、研究对话等方面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为全国旅游研究生展现学术风采提供了平台,是我国旅游院校在该领域的创新尝试。本次论坛受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对我校旅游学科和旅游专业建设、在职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校旅游学科把握未来前沿研究方向、布局高精尖学科领域、构建有中国特色旅游学理论、促进中国青年旅游学术带头人成长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巩固我校旅游管理高精尖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