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陈甬军教授为MPA研究生带来了“MPA名师讲堂”第八场专题讲座。讲座的题目为“一带一路”战略:怎么认识、怎么干?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兼MPA教育中心主任许光建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横跨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两个一级学科, 招收4个专业的本科生,即: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公用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专业;6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即: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12个二级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即,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法学、公共政策等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并招收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陈甬军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过程,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经济基础和理论模型。他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赋予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外而言是我国的政策倡议,对内而言则是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陈教授认为,以中西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前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需求,亟需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同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高铁等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基于“双赢”理念的“一带一路”这种战略构想应运而生。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将惠及沿线国家,它更是一种多方合作共赢的模式,对于国家发展甚至国家安全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陈教授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将面临地缘政治、经济、市场、安全、法律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尤其是沿线很多国家的历史特色、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和风土人情等我们还不熟悉,不利于开展精诚合作。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直面国际国内挑战,抓住这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开创“一带一路”式的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陈甬军教授的讲座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他全面、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构想,纵横古今,连接中外,格局宏大,视野宽广,着眼点高,立足点实,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