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至20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中的技术与教育变革”为题,线上成功举办第五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三十二所学术研究机构的百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2万余人次进行观看。《人民日报》、光明网、《教育家》杂志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权威媒体进行报道。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强调,教育者的眼光不应囿于技术层面,而需通过现象学与教育学的对话,展开时代性与学术性的理解与反思,洞见技术的本质及其与教育之间的深层关联。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石中英指出首都师范大学是中国现象学教育学的摇篮和重镇,希望首都师大现象学教育学团队在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继续深入研究,发出学界独特声音。
与会学者提出,技术对教育发展拥有什么样影响这一问题在今天已引发不少争议和分歧,有必要深入探索技术的内涵以及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力。在技术内涵方面,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从斯蒂格勒的技术义肢与第三持存理论入手,分析了欲望的制造与消费的牧领,政治意图和文化解构发生于数字化社会先验综合的情态;浙江大学孙周兴教授以“未来的学习”为主题,反思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环境,强调教育要珍视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
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方面,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马尔特·布因克曼(Malte Brinkmann)教授通过现象学理论,指出循证教育学将教育科学转化为有效性研究,批判循证治理的负面影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凯茜·埃德姆(Cathy Adams)教授由智能玩具的巨大市场出发,阐释人工智能是既炽热又让人恍惚的时刻。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认为,技术时代对教育的理解不仅指向呈现的状态,还应指向通过想象与智慧可能抵及的世界。首都师范大学朱晓宏教授指出智能支持师范生教学实践的精准画像,诊断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形成教学案例研究的证据迭代与升级。
回应环节,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提出,智能时代需回归“是什么”的本质研究。研究者需要对机器智能与感知经验的关系,大数据的呈现与遮蔽,以及教育场景的典型性代替教育大数据的规律性等问题做出批判性与本质性的思考。
本次会议的特色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呈现高端国际化水平,以德国洪堡大学为代表的相关领域国际一流研究团队积极参与;二是跨学科特色鲜明,现象学哲学、科学与技术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国内一流学者展开充分对话;三是中青年学者与在职研究生论坛呈现热烈的学术争鸣;四是技术赋能学术交流,超越传统时空局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影响力。
转自: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