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邀请陈忠平老师作了一场题为“近代中国与华人世界的网络革命”的在职研究生讲座,人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和哲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社会学、科学技术史、美术学、档案学、中国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理论、宗教学、考古与博物馆学、设计艺术学、逻辑学、情报学、国际关系(共建)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哲学、科技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理论(共建)等学科兼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网络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网络理论的创新可以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史和全球史研究的革命性变化。本次讲座从宽泛、能动的新颖网络理论出发,探讨近代中国由于新式社团产生而导致的人际性和制度性关系革命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包括贯穿于共和革命、国民革命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根本性变革。这种近代中国的网络革命也与海外华人世界中跨国关系的革命性变化互相交织,构成全球史中的重要一章。
陈忠平,1957年生,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得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及硕士学位,此后担任南京师范大学讲师,从事明清经济史研究。1998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曾任教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特伦多大学,2002年开始执教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现任该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清末民初社会政治史、全球华人移民通史。其代表作为Modern China’s Network Revolutio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Sociopolitical Chang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近代中国网络革命:二十世纪初期的商业与社会政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