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邀请台湾长庚大学特聘教授曾华璧作了一场题为“17世纪台湾的人群活动与环境变迁:以甘蔗种植为主的思考”的讲座,历史学系具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等8个相关证书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8个博士学位点,以及历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曾华璧教授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理论依据。她指出:环境史中讨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论、社会科学中的流离理论、人文地理学中人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以及行动网络理论(STS)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继而,她阐明了研究17世纪台湾甘蔗种植课题的缘起:1.甘蔗在荷治時期是台湾最有代表性的热带植物,且糖在16世纪的需求大量增加,并在世界贸易中取代了蜂蜜的地位;2.甘蔗种植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严重的破坏;3. 彭慕兰和史蒂夫•托皮克研究指出:为供应当时欧洲人对于蔗糖的需求,使得一座原本覆盖着原始森林的热带岛屿变成了单调甘蔗园区;然又在其著作《贸易打造的世界》中认为:台湾具有多样物种;郑成功入台,使得17世纪因糖业贸易而可能导致的单一作物化并未发生。彭慕兰等学者富有探讨空间的描述增添了这一课题研究的趣味。曾教授指明:1、其认同台湾确实未曾有单一作物化的观点;2、其认为郑成功的政策虽重视稻米屯垦,却并未放弃甘蔗种植。
曾教授以17世纪台湾的三个政权与糖政为主线展开了详细论述。论述了荷据台湾时期历任总督为了增加蔗糖利益,从荷兰引进新品种、大量引进汉人入台、推广奖励政策的尝试。以此同时,甘蔗园的扩增,缩减了鹿的栖息地,导致梅花鹿减少,连带影响了原驻民的生计。剖析了明郑时期屯垦农业政策的实行,指出由于蔗糖较高的经济利益,故而郑成功虽强调米粮地生产,但亦未曾放弃甘蔗地种植。值此时期,米糖是相互共存的生产作物。阐明了清领台湾时期米与糖的种植的发展及其转变。由于蔗糖生产极具经济利益,清初并未放弃甘蔗的种植。然种蔗过多,导致民力耗费,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台统一后难以弥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粮食缺口,故而福建台厦道高拱乾发布了《禁饬插蔗并力种田示》。曾教授在总结部分强调:1、台湾从来不是单一作物生产区;2、无论蔗糖的收益有多高,17世纪三个政权(荷、明郑、清)从未轻视米粮的耕种;3、同样的,无论米粮供应有多重要,三个政权亦未完全放弃蔗糖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