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Chinese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AFEM),中国人民大学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EMB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专业硕士授权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78级本科校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名誉院长陈锡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78级本科校友、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78级本科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84级在职学习校友、研究室农业经济司司长郭玮,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农业部贸促中心主任倪洪兴,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土地管理专业85级本科校友、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副局长岳晓武,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2002级博士生校友、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云华,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95级硕士在职学习校友、农业部经管司副巡视员赵鲲等嘉宾出席年会,农业经济学界知名教授钟甫宁、何秀荣、温铁军、罗必良等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400多人参加本届年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利庠主持开幕式。他表示2016年农经学术年会秉承“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坚持以“学术性、开放性、引领性、持续性、简朴性”为指引,会议主题包括市场流通与国际贸易、资源环境与低碳农业、农地制度与土地流转、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农民收入与精准扶贫、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食品安全与消费需求、技术进步与技术服务、乡村发展与森林治理、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力争打造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第一学术交流平台与品牌。
刘伟校长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讲话。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表示欢迎,并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年会的举办。他指出,目前中国农业正处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生产型农业正在朝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方向发展。然而,食品安全、农村劳动力与土地的匹配、自由贸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问题仍摆在中国农经学者的面前,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次年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此外,他还向来宾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发展期刊,并表示此次年会将为农业经济学者们提供面对面交流和深入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彼此间深化了解、加强合作,同时也将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和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东阳代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致辞。他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农经学会的发展历史及突出贡献。他阐释了目前中国农业出现的四个新态势:互联网+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使老龄化现代农业成为可能,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带动农村生产结构优化,以及城乡双向人流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人口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他希望本届年会能够成为研究上述四个新态势的策源地,并呼吁各位农经学者一起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教育部农经教指委秘书长、年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寅初介绍,本届年会共收到投稿论文352篇,经年会学术委员会评审,214篇论文被录用为会议报告论文,年会期间分为6节共60场分论坛进行报告。年会还设立了5个专题会议、一个农经领域学术刊物发展的特别会议,3次全体会议,共计238场学术报告。年会还对第一作者为40岁以下的论文进行了评奖,10位青年学者将获得“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征文优秀青年作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