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要、紧跟行业领域变革与教育生态重塑的发展趋势,经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课程方案瞄准财经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实践与职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目标,通过灵活定制课程模块,培养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财经类研究生的学科交叉融合素养与综合竞争力。
课程方案:一个目标、多层多类
课程内容共设置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前沿人工智能工具介绍、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人工智能与实验室前沿、AI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八大模块,以介绍主流人工智能基础工具、方法与技术为主,旨在提升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基本素养与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突出“一个目标、多层多类”,通过对八个独立课程模块的定制化菜单形成差异化教学方案,面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批开课,实现分层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侧重人工智能赋能科研,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侧重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博士研究生课程突出前沿研究及实验室实操。同时,AI关键技术与经管文法应用模块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培养目标差异与学科特色,灵活定制与各专业领域(如金融学、保险、法律等)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战应用,通过案例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前沿、掌握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
教学方式采用“教师组”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学生报告与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实践、实操与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获得感。
配套保障:资源整合、持续迭代
以“人工智能+”研究生通识必修课为基础,不断完善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支持投入,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一是依托重大教改、重大案例、慕课建设项目支持课程研究和升级建设;二是课程教学引入AI教学助手,对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数智化改造,以AI赋能“AI+”教学;三是整合实验室资源,面向全体博士研究生提供数据、算力、算法支持,通过实验室实操帮助博士生有效利用AI技术提高科研能力,进一步激发科研兴趣,引导开展学科交叉方面的科研探索;四是在现有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中增设“AI+”主题模块,开展“AI赋能研究生教育”专题板块,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数智素养;五是通过UIBE研究生院“卓越大讲堂”推出“财经+AI”前沿专题,邀请广大师生学习交流,激发全校师生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热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工智能+”研究生通识必修课建设工作由研究生院牵头,信息学院组建师资团队开发课程方案,校内多家实验室提供软硬件环境与教学实践资源,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配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