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项目验收会在成都举行。教育部语信司、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派出的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赵日新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专家黄晓东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薇副教授等五位专家组成。四川省语委办主任苏萍、副调研员陈雪梅出席会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首席专家四川师范大学袁雪梅、周及徐教授,项目总监赖宇老师,四川语保工程首期10个方言点调查团队参加会议。
验收会上,验收专家组组长沈明宣读验收报告,认为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各调查团队工作认真严谨、实事求是,成果所提交的音像资料完整清晰,与音像资料相配套的各地点方言音系、单字音表、词汇表、语法语料、话语语料、地方普通话语料、口头文化语料等符合语言事实。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各课题的工作对于保存四川省的方言和文化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是四川省的语言文化工程,对方言学科的建设和方言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沈明研究员代表专家组宣布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首批10个调查点成果全部通过验收。
四川省语委办主任苏萍对四川项目通过验收表示热烈祝贺,对项目首席专家及项目各课题组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四川项目首席专家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及其相关部门教务处、科研处、文学院对工程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验收会前,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浩专程看望了验收专家和首席专家,对专家组的指导表示感谢,对四川项目组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指出方言是地方文化及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四川作为方言大省,要在高质量完成语言保护工程项目的同时,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建设我省语言文化资源库,使之成为传递乡情、表达乡愁的感情纽带,成为展示四川文化风貌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将分4年对四川省的91个方言点进行调查。四川省组建了以袁雪梅、周及徐教授为首席专家、四川师范大学方言研究团队为龙头、全省7所高校参与的10个调查团队,分别对成都、自贡、仁寿、雅安、遂宁、内江、德阳、嘉陵、西昌、隆昌等10个调查点开展语言资源调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活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展示、保存四川方言与文化全貌。四川师范大学袁雪梅、周及徐、邓英树、陈颖4位老师分别主持其中4个调查点的工作,调查成果得到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显示了我校在四川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扩大了方言研究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