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刘晓耕教授为西安音乐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探寻民族母语的合唱发展之路》的学术讲座,分享了他几十年间关于民族合唱作品创作的经验、方法与思考。此次讲座由音乐学系和音乐教学学院联合承办,由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刘晓耕教授以自己创作、改编的《撒里啰》(花腰彝族)《纳西古调——寻》(纳西族)《小河淌水》(汉族)《命好才相会》(壮族)《捡螺歌》(黎族)《跳动的阿瓦》(佤族)《纹身》(傣族)《回家》等八部不同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为例,以一边聆听一边讲解的方式,介绍了其创作的理念和基本创作手法,并重点强调了创作过程中在民族音乐中“提炼母语”的重要性。所谓的“提炼母语”就是指,作曲家在深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的记谱和音响分析,进而将音乐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母语元素揉碎、提炼和重组。如在创作《捡螺歌》的过程中,刘教授就是通过多次的田野考察,对黎族歌唱中的母语发音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将一个个黎语词汇分解、重组后转化为合唱中的衬词。如此做法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作曲家提炼音乐素材进行改造创新的能力。
关于如何塑造人声,刘晓耕教授也持有独特见解:“在我的合唱作品中,人声被高度的器乐化、节奏化、音响化、音色化、行为化、交响化……比如,作品中有很多唱词是模仿自然的声响、无旋律的念诵等……另外,我觉得四个声部不足以满足对于音响的想象,所以我的作品很多是八个声部甚至更多声部……”。
比如在《小河淌水》中就运用了器乐化的人声结构,通过人声模拟出不同流水的特点,层次分明,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而《纹身》以南传佛教中的三种梵文经咒和民歌为素材,叙述了佛教故事中的两位人物角色及其情绪、行为的对比,具有非常强的交响化特征。
刘晓耕老师也表示,在作品的构思与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他对于时代、环境的思考与主张。在《纳西古调——寻》中,他以传统纳西古调为合唱素材展开叙述,并设计了一个花腔女高音声部与之进行对话,最终以不和谐和弦结束,从而表达了对“我们是否已经远离了初衷? 人类将要走向何处?”等问题的拷问。在《小河淌水》等其它作品中,他也通过对自然音响的模仿,表达了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以及作曲家的人文关怀。
在刘晓耕教授的整个讲座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几个关键词——“民族的”、“本土的”、“国际的”,这不仅是本次讲座的核心论题,也是他在几十年创作历程中不断思考的重点,用刘教授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这是未来音乐创作的方向”。在刘教授的合唱作品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交融性,同时也体会到创作的前瞻性。每一首作品都深具魅力,每一种音响都极具震撼。这种将中国本土文化经验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融合,将传统音乐素材与现代审美相统一的做法,呈现出了一种只有双脚深深扎根于自身文化泥土之中才能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刘晓耕教授的讲座震撼而精彩,引发了在职研究生师生们的广泛思考与讨论。如,音乐学系的叶明春教授认为,刘晓耕教授的作品让我们思考在当下语境中,如何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音乐表达;孙熠老师提出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解决并呈现少数民族音乐非十二平均律音乐特点的问题,刘教授表示在自己创作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滑音来表现特色唱腔,但同时也认为如何解决“腔的量化问题”仍然是学界难题。此外,作曲专业的学生也跟刘晓耕教授讨论了人声器乐化、交响化等专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