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布洛赫研究中心主任、布洛赫基金会主席、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Klaus Kufeld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讲学。Klaus Kufeld教授分别以“思想意味着超越——论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的现实意义”、“与成功相恋—为青年思想一辩”、“自我的曲折历程:旅行文学简史”等为题做了数次学术演讲。
作为布洛赫研究专家,Klaus Kufeld教授首先阐明了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恩斯特•布洛赫的思想。他认为,面对日益严重的世界问题,布洛赫的哲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适当的途径,甚至是一种解释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全球变革。就布洛赫思想中的“乌托邦精神”、“物质”、“直行道”、“美学”等概念,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阐释。“尚未”是布洛赫思想的核心概念,因此,不管是布洛赫的哲学系统还是美学系统,都是一种开放概念。对于布洛赫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潮流或意识形态可以提供一个“完善”的系统。布洛赫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希望”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关于人的自我理解,并更好地理解世界。
Klaus Kufeld教授从“希望与乌托邦”、“家园”、“青春思想”三个部分对布洛赫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乌托邦”是指与当下相联系,批判当下,包含在路上、可能性、会怎样、去努力等含义。人要有一种乌托邦视角,要看到其行为对未来的意义所在;家园的构成艺术就是“尚未”的设计成果,乌托邦就在“尚未”之中;青春时代就是充满“尚未”意识的时代。即使成熟老练的思想也能保持“青春”,因为真正的“希望”总是不断刷新起点,具有“青春”的性质。很多哲学家都和布洛赫一样,都坚持思想的“青春化”。 Klaus Kufeld教授希望青年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远方的梦想仍然可以实现,每个人都可以“与成功相恋”。
Klaus Kufeld教授详尽考察了欧洲文学史上“旅行文学”的六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的文学样态,他阐述了旅行文学的六种类型,分别是希罗多德(Hērodotos von Halikarnassos)的“世界体验”;曼德维尔(Johann von Mandeville)的“贫穷之旅”;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的“研究精神”;索伊默(Johann Gottfried Seume)的“自我启蒙”;凯泽林(Graf Hermann von Keyserling)的“移情作用”,以及布鲁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的“文明批评”。 他认为,真正高水平的游记应在如实描述与文学化的描写之间寻找平衡;旅行不同于观光,“旅行”更着重于用心灵去发现;为了保持心中的乌托邦,我们必须要前往未知之地,必须要冒险,才能抓住机会发掘外在世界。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德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路德维希港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智力早熟,兴趣广泛,在中学时代就写过有关无神论文稿,并向学术界一些名流通信请教。布洛赫的哲学以“希望”为本体,用“尚未”范畴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提倡乌托邦精神,充分发挥想象的创造力去构思未来。在他看来,事物之所以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过程,是因为事物内部具有一种不断向前的“潜在——倾向性”。这种倾向也就是目的、需要、期待,也就是他所概括的“希望”。“希望”不仅是人的主观需求,也是“客观实在整体内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类历史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