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是新中国档案学科的开创者。目前,档案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科是本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档案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班,而后不断发展为档案专修班、历史档案系、档案系,扩建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增设政务信息管理系,从而形成目前“一院两系”的基本构架。档案学院被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确定为我国高等学校档案教育与研究中心和培训档案师资的基地。我国著名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著名档案学者陈兆祦、李鸿健、曹喜琛教授等历任院系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现兼任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逐步形成了立足于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基础理论与社会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注重开放式研究环境建设,直接服务社会的鲜明特色。学院从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办学形式三个方面不断加以调整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档案高等教育结构。档案学院在博士在职学习教育层次上设有档案学1个专业,人大档案学院在硕士在职学习教育层次上设有档案学、中外政治制度、图书馆学、情报学4个专业,在本科教育层次上设有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在校学生300多人,教职工41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学院还聘请了10余名国、内外资深档案专家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目前,档案学院有两位教师担任国际档案理事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另有7名教师担任通讯委员。
档案学院设有6个教研室、1个院行政办公室和1个党总支办公室。档案学院拥有我国藏书量最大、所藏中外档案专业期刊种类最全的档案专业资料室;拥有我国实验条件最完善、实验科目最齐全、并有较强实验指导能力的档案专业实验中心。由档案学院主办的《档案学通讯》是我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级档案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之一。
档案学院教师编写的教材、专著覆盖档案学科各个领域。新中国档案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第一部著作基本上都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师编著。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文书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史、档案管理与计算机、缩微摄影复制技术、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等,在全国同类学科著作中具有示范作用。近十年来,档案学院教师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国际学术发展新成果,在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在新的知识领域,收获了一批成果。档案学院共召开了数十次档案学术研讨会,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多项,承担了《大百科全书·档案卷》、《档案学词典》等重大科研项目的主编和撰稿任务,承担教育部30多种高校文科统编教材、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学
档案学院除每年定期招收博士在职学习、硕士在职学习、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之外,还常年举办人员申请相关证书进修班、档案业务高级培训班和档案学专题讲座,同时还常年接收国内、外相关人员来院进修和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