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2000年后,在中国农村中,粮食消费中出现不寻常的明显下降,我们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中出现的显著测量误差和人均粮食消费量的计算。在住户调查中,总消费量在一个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往往是良好记录,并通过消费总量除以家庭规模获得的人均消费量。这样一算人均粮食消费量很容易受到食品和嘴之间的不匹配。总消费量可能会受到主要由食物从家里(FAFH)距离造成测量误差。另外,记录在调查的家庭大小不一定是相同的嘴的数量(消耗量家庭大小),谁消耗记录在调查的食物。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粮食在中国的农村消费正在低估了30%左右。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食品消费的收入弹性大于基础上,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测量弹性。
报告人简介:于晓华是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他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日本京都大学(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美国(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应用计量经济学。他目前担任副主编的农业经济学,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的官方杂志,和一些期刊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