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是中国社会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领域首屈一指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社会与人口学院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层次较高、范围较广,成为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培养我国社会学和人口学等相关领域高层次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学术重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简介如下:
1、学科简介与专业概论
在当代心理科学中,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最为人们重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不仅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层面,即理论与方法、社会个体、态度与行为、社会影响和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等领域。专业定位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学,并坚持自然科学框架下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社会心理学习究思路。
主要研究方向:人格和心理健康、民族心理与社会变迁、组织和管理心理,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等。
2、课程设置
基础课:心理学发展及流派、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统计
专业课: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历史、实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习究的新进展、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市场调查、制度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心理学本土化研究、SPSS应用。
社会心理学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包括在政治、哲学、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教育、管理、金融、财政、文学、新闻、历史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工业、军事、司法、航空、教育、体育运动、心理咨询、人员选拔、技术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广告与营销、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急需社会心理学专业人才,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直线上升。
3、硕士参考书目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俞国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心理学习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博士参考书目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2).《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俞国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心理学习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7).《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教育心理学》,馮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9).《人格心理学》,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环境心理学》,俞国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