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等举行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2016)”年度报告会。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经济学院教授胡乃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教授黄桂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在致辞中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创办9年来,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学术品牌,也是人民大学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重要标志。刘伟校长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年做出的突出成绩,并介绍,当前国发院正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立足于“一个领域”“三大板块”和“四大平台”,全力构建具有人大特色的“十大核心团队”和“十大智库产品体系”,致力于打造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国家高端智库”,努力为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识资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刘伟校长指出,本次年度论坛的主题是“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是对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阶段的一个总结和展望。这个主题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结合得非常紧密,体现了论坛学术团队始终秉持的资政意识和问题意识,也反映了人民大学国发院坚持立足于国家层面和战略视野进行政策研究的学术立场。
刘元春执行院长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2015-20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指出,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是全面步入其艰难期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分化、微观变异、动荡加剧的一年。GDP增速的“破7”,非金融性行业增速的“破6”,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增长”,GDP平减指数、企业利润和政府性收入的“负增长”,“衰退式顺差”的快速增长以及“衰退式泡沫”的此起彼伏,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于2015年步入深度下滑期和风险集中释放期。随着二季度中国“稳增长”政策的全面加码,中国宏观经济将于四季度短期趋稳。但是,由于“通缩-债务效应”不断发酵,宏观经济内生性收缩力量不断强化,去产能与去库存不断持续、基层财政困难陆续显化、部分行业和企业盈亏点逆转,“微刺激”效果递减等因素,“稳增长”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本轮“不对称W型”周期调整的路径。2015年3-4季度不是本轮“不对称W型”周期的第二个底部。
胡乃武教授对本次论坛主报告进行了点评,认为本次年度报告对我国2015—2016年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和预测,对理解现实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发布会第二单元的活动由毛振华联席所长主持,与会专家和嘉宾就2015-2016年度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和嘉宾就2015-2016年度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新型高端智库的重要品牌活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自2006年创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36期,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