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是经济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经济学院现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8个硕士点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学科概况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它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业经济学集微观、宏观制度研究为一身,是一门涵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信息经济的综合性、应用性经济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
我国的产业经济学是在原部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经济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培养目标
三、学制及时间分配
脱产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前二年用于全部课程学习,后一年用于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撰写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学习期间,按学院的规定承担一定的助教或助研工作。
四、研究方向
1、产业竞争力研究
2、产业发展规划与资源产业化
3、产业组织理论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按二级学科即专业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精而新的特点。硕士生的课程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
(1)经典著作选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第一外国语(英语)
(4)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经济学
(5)经济应用数学
2、专业学位课
(二)在职研究生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
2、专业选修课
为了扩大专业知识面,适应学科的新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本专业研究生应多选课。研究生选修课至少应达到12学分才能参加论文答辩。跨专业选修课学分不限。
硕士研究生按培养计划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至少取得40学分后,方可进行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
学位课的考试成绩只有达到75分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5门,专业学位课5门。选修课的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方能取得学分。
非经济类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入学后要补修6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具体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在职研究生、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补课时间安排由学院负责,补学课程的成绩单及试卷交研究生处和本院。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提高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践环节的内容可以是辅导和讲授本、专科学生课程,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参加导师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等等。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30学时,完成社会实践环节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经导师检查、评阅后,合格者记1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学期。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理论与专业知识,又要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每位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需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需在有关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否则不准进行论文及论文答辩。
2、硕士生的培养方式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和导师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通过学院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同时成立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主要负责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和指导。
导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指导和启发硕士生搞好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关心硕士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3、硕士生的授课方式要因材施教,以培养硕士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学、讨论、答疑为辅的灵活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