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黄为民老师作了一场题为“高级形状记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再循环中的应用”的讲座,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在经历了大“塑性”变形后,通过施加某种特定激励(如变温,浸泡化学溶剂、试剂,光照等),材料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记忆效应功能的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材料。过去的一些试验表明, 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驱动和化学驱动的形状记忆效应。最近的研究更进一步证明,依据多种基本原理,我们不仅可以修改既有材料(如各种工程塑料),设计新材料,还能优化材料使之具有我们需要的形状记忆功能去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称此技术为高级形状记忆技术,以区别过去只局限于某些特定材料的形状记忆技术。高级形状记忆技术可以为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最终再循环提供不同与传统工艺的思路。本报告将着重介绍这一方面的最新进展。
黄为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学院副教授。1998年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目前的在研项目分别由德国宝马,新加坡国防部,科技局和体育研究所资助,并创立创业公司为多项专利技术的市场化服务。现为多家国际期刊的编委,并受邀给超过160家国际期刊审稿及为多个基金机构/学术组织(如美国化学协会,欧盟委员会的Cofund计划)担任评审工作。在各种形状记忆材料(包括合金,聚合物,复合及杂交材料)及技术方面,有超过20年的科研经验。当前的研发重点是面向应用,开发实用产品。目前拥有二十余项国内外授权和在申请的专利以及多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已发表超过160篇SCI论文,并多次受邀撰写形状记忆材料方面的综述及编辑形状记忆材料及技术的特刊。合编《形状记忆合金薄膜》(200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著《聚氨酯形状记忆聚合物》(CRC于201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