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韩玉国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初级汉语语法教学的语义引导和句法操作”的学术讲座,这是本学期“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的第十次讲座。本次讲座到场学生多是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多为对外汉语相关专业学生,还有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参加了此次在职研究生讲座。
北京语言大学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英语教育中心、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
韩玉国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外国语言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孔子学院规划教材《我和你》及配套用书。承担校重点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重大教改项目多项,并获北京语言大学重点课程建设一等奖、北京语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1999年获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2006年首批入选北京语言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2年获北京语言大学师德标兵、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获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韩老师首先指出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的不同,强调了语法教学的过程性,“即要始于要素教学,终于技能教学”,并详细列出了一个完整的语法教学应有的过程:教学准备(展示语法)——导入与展示——归纳点明——机械练习、生成练习、交际练习——课堂任务。从广义语法教学的三个方面(语义、句法、语用),以图示的方式清晰地解释了语法层面、教学环节、学生习得的复杂关系,分析了由感知理解到巩固记忆,再到灵活运用这一完整的语法教学。
接着韩老师以“v.过”这一语法点的讲授为例,介绍了设置情境导入而非讲解导入的教学方式。针对生成性练习、通过句法操作引导语法这两种方式,韩老师分别以“连”、“把”的用法为例,作了生动细致的介绍;而对于经典理论时期的三类转换规则(移位、删除、添加),韩老师分别加以举例说明。讲解过程中运用了情景对比揭示语义、构建模型揭示语义以及综合手段揭示语义,配以具体的案例分析,语义揭示方法一目了然。在设计练习中,细致地分为机械操练、理解认知练习、生成性练习和活动任务。最后,韩老师总结道,汉语教学规律要在实践中探讨,语言本体是教学方法的来源。整个讲授过程论例结合、讲解透彻,赢得了在座听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