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是公共管理学院下设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公共管理学院下设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信息管理系、知识资源管理系和电子政务系共4系,学院主要为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培养具有先进的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决策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在职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并胜任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学制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
三、研究方向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包括图书馆学(方向1)、情报学在职研究生(方向2)、档案学(方向3)和信息资源管理(方向4)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每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特色如下:
1.图书馆学。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信息咨询与用户服务、信息产权、数字出版等的研究。
2.情报学。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咨询与决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信息计量、信息生态等的研究。
3.档案学。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档案学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政务信息管理与利用、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安全与文献保护技术、信息产权与信息伦理等的研究。
4. 信息资源管理。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及软件质量管理等的研究。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38学分后方可毕业。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门6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一级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课5门,每门2学分,合计10学分;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各4门,每门2学分,合计8学分;其他必修项目2门,包括前沿讲座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课程各3门,每门2学分,合计6学分;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共12门,从中任选2门,每门2学分,合计4学分。
凡提前取得规定学分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湘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相关条件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和获得学位。
五、学位论文
1.基本要求。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一级学科学位点研究方向及特色,应紧密结合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2.开题报告。第三学期末或者第四学期初组织开题报告会。在获得导师签字同意后,研究生方可向导师组提交开题报告并做开题答辩陈述。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主要研究框架、论文研究工作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
3.中期检查。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3个月以后,由导师负责对学位论文工作进展速度和质量进行中期检查。
4.论文发表。必须至少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提前答辩者,必须至少在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5.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要交由导师审阅,修改后经导师签字同意及校内外专家(至少1名校外专家)评阅通过方可参加答辩。答辩程序及要求按学校规定进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前沿讲座。前沿讲座分专题进行,大致为12次,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分别安排6次,考核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具体由导师组统一安排,由导师结合读书笔记、课程论文及课堂考勤等评定成绩。
2.社会实践。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学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践或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等,应在研究生第四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总工作量不少于15学时,考核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二是赴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应在研究生第四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实习时间为3个月左右,考核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以上两种形式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参加,具体由导师负责安排并评定成绩。
3.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具体形式包括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组织学术讨论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开发,参加社会调查,外出听课、查阅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导师写入年度考核意见,但不计算学分。
七、培养方式
1.明确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机制,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明确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机制,建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将专业核心团队与跨学科团队相结合,凝聚学科优势,凝练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团队的作用。
3.明确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机制,注意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连续性与区分度,加强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4.明确学位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考评机制,以研究方向为根据,以研究兴趣为催化剂,提倡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保护和鼓励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