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杨泽生老师作了一场题为“汉字的变化与理据”的讲座,杨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容量、丰富有趣的例证将同学们带入汉字研究领域的殿堂。杨泽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持广东省高教厅项目“《古陶文字徵》补正”,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楚简词语考述”,主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项目“汉字规范笔顺研究”,主持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项目“甲骨文字研究的百年进展——以文字考释为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古文字字形变化的理据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
杨泽生老师首先界定了汉字的范围,从整体构成、历时书体形态、结构方式、动态与静态五个层面探讨了“汉字”所指的内涵。老师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体,分别列举了不同的字形材料,也对比了同一字在历时演变中产生的不同结构形体,以便考古学在职研究生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汉字体系的发展。
在讲述汉字的动态演变时,杨老师提到了汉字改革的进程,从周有光先生的相关文章说到汉字横排的原因,接着引出汉字从商代就业已形成的竖书习惯的问题。杨老师以象形文字为切入口,通过考察书写材料对出土文献的书写布局影响,指出先秦竹简作为主要书写载体的竖长条形制奠定了汉字竖写行款格式的基本面貌。
引言部分过后,杨老师着重阐述汉字的变化和变化背后的理据,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变化提出了对当今汉字改革发展的一些意见。汉字的变化主要包括四点。首先是数量的变化。就总量而言,由于汉字“生不报、死不葬”的特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历代至今的字书收字量越来越多。就通行字量而言,数目大致是稳定的,但边缘不够清晰,现行的通用规范字表仍然有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社会使用需要的缺点。第二点是汉字结构方式的变化。历时过程看主要表现为形声字和记号字、半记号字的大量增加。第三点是字义的变化。杨老师举了“面” 字简化合并后义项的增加作为例子,谈到了简化字一字多音别义带来的一些问题。最后一点是字形、用字的变化。老师以《释“怒”》为例,从构形合理性的角度解释了金文中“怒”字形到楷体“怒”字形变化的理据;并且说到地域性因素对这一方面的影响。
讲座最后,杨老师在和在职研究生同学们互动交流过程中鼓励大家多多发现汉字之趣,学会在文字的演变中把握线索脉络,同时多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思考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