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农村财务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经济管理学院设有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等硕士点6个,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1个。设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农村区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等6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云南农业大学农村财务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学科简介
农村财务管理在职研究生学科是在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于2011年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有会计理论与务实、审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以民族地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为特色。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云南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等的多项科研课题,科研经费累计达400余万元;出版教材6部,在国家级期刊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徳、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农村财务管理与实践、掌握财政理论与政策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本学科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好外语听说和写作能力;适应各企业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等岗位的需求。
学制及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期毕业,但需按有关规定,经本人申请,导师和所在学院同意,研究生审核,报分管校长批准。原则提前毕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期毕业时间不超过2年。
研究方向
1、会计理论与实务
运用现代会计理论与现行会计制度,对我国农业会计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
2、审计理论与方法
遵照现代审计法规,运用审计理论,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农村审计体系,农村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等问题。
3、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运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我国和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关注“三农”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4、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
运用财政学理论与政策,研究农村公共财政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理论,以及农村社会学及发展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问题。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学科课程总学分至少应修32学分,但不得超过37学分,所有课程应在一年半内修完。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研究生至少应选修3门本专业选修课。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和考查,成绩合格后方能获得学分,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课程须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重修。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同时,必须根据学位点安排,补修本学科本科专业或相近专业主干课程2-3门,不计学分,考试须合格。未补修或补修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