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环境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环境学院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生命科学院联合)。目前能够招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3个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水污染监测与控制、固废处置与资源化、污染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修复、生态安全评价与管理。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在职研究生专业简介如下: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的生态学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品行优良,具有良好的合作与奉献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思想积极向上,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2、系统掌握坚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能够融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手段,较好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从各种时空尺度把握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思想和技术服务。
3、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把握能力、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从事相应科研及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建议加强英语学习,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够撰写英文科研论文。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在较高水平杂志上发表。
二、研究方向
1、污染生态学
2、动物生态学
3、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
4、生态安全与管理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不低于9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8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8 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
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须有页码,不包括已录用)SCI收录论文2篇或超学科平均影响因子SCI论文1篇,方可申请学位。
四、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
学科基础课
高级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分子生态学基础与应用
专业主干课
污染生态学前沿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进化与保护生物学、水域生态学与生物监测
发展方向课
湿地功能与保护利用、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与应用、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动物生态与适应进化、专业外语、
跨专业课
研究生可以选修跨专业课程,可作为专业方向课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