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包括外国钞票、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和外币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外汇既然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商品买卖是以货币购买商品,而外汇买卖则是以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这种由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就称为汇率或汇价。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来表示的,称为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来表示的,称为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即100美元、10000日元、100德国马克等外币等值于多少人民币。当100美元兑换840元人民币变为兑换850元人民币时,表明人民币的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则表示人民币升值。
在我国,银行挂出的外汇价目表上,通常同时标出外汇的买入价、卖出价和现钞价(或现钞买入价)。买入价是指银行买进外汇时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额。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时向客户收取的人民币数额。买入价总是低于卖出价,买卖的差价就是银行的收益。上述两种报价指的都是现汇价,即非现金方式的外汇兑换价格,交易后的外汇收付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划转。现钞兑换的汇价则有所不同。由于外国现钞不能在本国流通,银行必须把买入的多余的现钞运送到各发行国,需要支出额外费用。所以,现钞买入价总是低于现汇买入价。现钞卖出价则与现汇卖出价一样。
世界上对汇率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固定汇率,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是自由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指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但现实世界上,所谓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是不存在的。如美国政府就经常通过发表市场谈话的形式,“说高”或“说低”美元,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这就是一种间接干预。
外国货币种类繁多,一国货币当局要制定本国货币与每一种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十分麻烦,而且可能给套汇活动以可乘之机。因此,通常只选定一种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主要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它之间的汇率,这就是参考汇率。然后再根据国际市场上该关键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本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这就是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目前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我国也是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一般的外汇交易是在买卖双方成交后的当日或两日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即期汇率。但在国际市场上,有些商品交易从签订合同到实际收款或付款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汇率发生变化,产品的成本就会相应变化,从而造成汇率风险。为了锁定产品成本、回避汇率风险,企业在签订产品合同的同时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设定将来办理外汇买卖时的汇率,这种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远期汇率的期限一般为l~6个月,它有时高于即期汇率,有时低于即期汇率。
汇率政策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汇率要么完全固定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即货币发行局制度),要么完全浮动如美国、日本的自由浮动汇率,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容易招致投机者的攻击,货币当局往往在外汇储备被耗尽的情况下被迫让汇率自由浮动(如泰国、俄罗斯)或者完全固定(如马来西亚),而这种被动的调整通常会给当地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经济、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如危机前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外债,一旦资本流向逆转,境内机构再也借不到外汇,却要集中偿付,结果就发生债务危机,因此,单靠汇率制度调整并不能自动纠正危机国家的上述结构性缺陷。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试图为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以减少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寻找统一的答案,但最终各国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我国维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利多弊少:
(1)外汇储备代表一国对外支付能力和综合国力,持有比较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2)我国目前有1400多亿美元外债和36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每年要应付大量的还本付息、外商投资利润汇出等用汇需求,外汇储备是国家最后的支付手段。
(3)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国内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而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确保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宏观调控能力。亚洲邻国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突变,导致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出现国际流动性短缺,触发信心危机。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有效阻止了信心危机向国内的传染,支持了人民币汇率和香港金融的稳定。
研招网提供金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指导,各高校招生简章、网上报名、网上答疑、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收费标准、各专业目录查询。金融研究生条件、高校最新金融研究生政策法规、帮助学员正确报考理想的高校在职研究生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招生热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