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钟海政教授作了一场题为“面向照明与显示应用的量子点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北京理工大学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在职研究生、大气科学、光学工程、设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照明和显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年产值超千亿美元。与其相关的新材料,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基础,如日本科学家发明的GaN掺杂技术产生了庞大的白光LED产业,柯达公司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掀起了柔性显示的技术革命。半导体量子点,兼具无机半导体能带调控的优势和有机半导体的加工特性,能够弥补上述技术在面光源照明、高性能显示应用中的不足,成为产业界广泛关注的下一代技术。值得关注的是,基于量子点背光源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已经成功走向商业化。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限于具有核壳结构的经典量子点材料(特别是CdSe类材料),高质量量子点材料,一般采用高温热注入技术制备,产业化仍面临工艺复杂、成本高等挑战。因此,寻求新型低成本量子点材料是解决上述挑战,取得原创性突破技术的重要思路。本报告中将介绍目前量子点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报告人在新型铜铟硫和钙钛矿量子点及其照明与显示应用的研究进展。
钟海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新型量子点材料及其照明应用研究。在新型低毒三元铜铟硫和钙钛矿系列量子点材料制备及其照明和显示应用方面有突出贡献。截至目前,已发表SCI论文66篇,被他人引用>2000次,其中第一或通讯论文38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他引270次,H因子23。申请中国专利12项(授权7项),提交PCT专利申请2项,为3本专著撰写章节,在包括“欧洲显示2015年会”、美国228th电化学会年会显示材料分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获第6届徐叙瑢发光学优秀青年学术论文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青年英才等学术奖励和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