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治理变革”研讨会线上成功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马宪平,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3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名学者和研究生,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形式分享了学术观点,近2000人在线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新平教授主持。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给予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信任、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情况。他指出,教育管理学科一直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在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较有影响的成果,相信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和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一定会实现更大的发展。他也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为国家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17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余凯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杨天平教授主持。褚宏启教授以《深化教育治理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为题,深入阐发了教育治理研究中的八个关键问题。孙绵涛教授以《“中国教育之治”的三重内涵》为题,解析了“中国教育之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问题。司晓宏教授为《教育焦虑的纾解与治理》为题,分析了教育焦虑现象的成因及纾解路径。张新平教授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视域审思与视域融合》为题,在概括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教育关怀三重视域基础上,提出了视域融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张东娇教授以《高质量学校文化建设的三条建议》为题,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与学校文化互为内在的关系。黄崴教授以《构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督导评价体制机制》为题,讨论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位、新内涵及督导评价的新机制。李伟胜教授以《让发展主体创生高品质教育资源》为题,探讨了高品质教育资源的定位、特征及其创生问题。胡中锋教授以《中小学高质量办学评价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以广州市为例》为题,分享了中小学高质量办学评价指标构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12月17日下午和晚上分别举行了研讨会的分论坛和研究生论坛。下午5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治理优化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双减’政策与学生健康发展、校外教育的影响及其治理、教师与学校领导变革、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评价改革”。来自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位学者聚焦分论坛主题,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参会者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互动交流。晚上的研究生论坛,围绕中职教育发展、学生性别特征、集团化办学、校长队伍建设、教师减负政策、合作研究方式等问题,来自6所高校的7位博士研究生作了研究汇报。
18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谢凡主持。胡耀宗教授以《教育经费管理创新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题,讨论了包含六方面内容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孙金鑫主编以《从“实践转向”到“理论出城”——中国基础教育实践研究的节点观察与底线思考》为题,阐述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互惠互动,呼吁“出城下乡”的研究。温恒福教授以《加强教育质量管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提出了教育质量管理的十大要求。赵敏教授以《走向跨域共生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研究》为题,剖析了走向跨域共生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有效路径。王智超教授以《推动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题,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要求教育在发展进程上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程晋宽教授以《从合规性评估到高质量评估——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评估的转向》为题,强调学校质量评估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治理变革的关键路径与手段。
大会总结环节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学军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葛新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天雪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薛海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姚继军教授、《教学与管理》杂志社付一静社长、华南师范大学吴宏超教授及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蔡茹,分别向大会汇报了分论坛及研究生论坛的情况。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凯教授作大会总结。研讨会上,看到了一批已经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仍然持续推进着他们对于理论问题的思考;看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治理变革的一些重要问题,引起了广泛持久的学术关注;看到了一批成长中的中青年学者和在职研究生在努力拓展他们教育管理学科知识的边疆。他强调,教育管理研究需要拓展新的问题领域、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借鉴新的理论视角,更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最后,他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承办方、协办方以及各位报告嘉宾、参会人员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转自: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