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曹淑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在建设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学科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三大主要教学科研领域:1、教育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财政与教育经济学、教育组织与管理、跨境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等);2、高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高等学校院校研究、大学习周期度与大学治理研究、大学国际化研究、大学师资发展等);3、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与人类发展、课程研究等)。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曹淑江教授简介如下:
教育背景:
1999.9-2002.7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在职学习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87.9-1990.7 云南大学硕士在职学习毕业,获理学相关证书;
1981.9-1985.7 山东省曲阜师范学院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现聘岗位及主要工作经历: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目前主要承担教育财政学、教育经济学、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公共政策高级分析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任职简历:
1985.7-1994.7 山东省临沂教育学院教师;
1994.8-1999.8 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2002.7-今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学术成果:
(一)主要论文
1、 我国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与政府基础教育支出 《社会科学辑刊》 2010年第1期;
2、 教育投资内部分配比例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第一作者);
3、 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学习教育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
4、 关于我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法律地位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5、 我国政府之间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划分问题研究 《财贸经济》2007年第9期(第一作者);
6、 美国流动和迁徙人口的教育法律和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7、 美国重叠集团案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
8、 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
9、 合理确定中央政府的教育职能,确保实现地区之间教育公平,《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10、 高等教育体制分权化改革的理论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1、 再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软预算约束及其治理,《江苏高教》,2006年第1期;
12、 民办教育中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13、 高等学校的软预算约束与财务自主权,《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14、 “政教分离”与美国私立学校的政府财政资助诉讼,《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15、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7期;
16、 从教育财政中性到教育的充分性——美国教育财政诉讼及其对教育财政改革的促进作用,《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17、 论教育的经济属性、教育的公益性、学校的非营利性与教育市场化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
18、 教育中的交易、契约选择和学校组织的契约性质,《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19、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软预算约束及其治理,《江苏高教》,2004年第2期;
20、 作为蒂伯特选择问题的择校现象研究,《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21、 家庭和个人教育决策和选择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22、 解读民办学校所有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3期;
23、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江苏高教》,2002年第1期;
24、 论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25、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江苏高教》,2001年第4期;
26、 也谈关于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
科研项目:
教育部社科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公共财政改革下的高校法人权利与高等教育财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