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保险专业设立于1981年,是全国最早设立保险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保险专业下设保险学(保险实务)和保险学(风险管理与精算)两个专业方向,广东金融学院精算学专业申报成功并开始招生,保险学专业不再分专业方向。保险专业是广东金融学院的传统专业、特色专业、龙头专业,学院把保险作为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加以建设,保险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广东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起步阶段(1981-1994年)
这一阶段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处于恢复时期,主要特征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体制环境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保险业的管理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学科的独立地位尚未确立。这一阶段保险只是作为国际金融与保险系下的一个专业而存在,保险教学的特点是以计划经济为理论基础,以计划管理为主要方式,以行政命令和直接干预为主要手段,以有限的传统保险业务为主要内容,商业保险产品的商品属性不明确,理论体系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2、广东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转轨阶段(1995-2003年)
这一阶段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1995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保险法》,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具有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保险产品多样化、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等特点。为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将国际金融与保险系一分为二,成立了保险系。保险系成立后,加快了专业建设的步伐,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针对国内高校本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从1997年开始实施了以建立实践性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计划,增加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基地实习的时间和内容,探索与保险机构共育人才的特色之路,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01年我校保险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高职高专示范专业。
3、广东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
广东金融学院这一阶段我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针对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保险费率市场化、保险监管方式变化等新的情况,保险学在职研究生加快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更新的步伐,积极推广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建设方面,根据保险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广东金融学院在原有的保险实务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设立了风险管理与精算专业方向,使保险的专业方向更加完备。根据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我系在塑造专业特色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复合性的保险专业特色,受到了保险业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
保险学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保险学在职研究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面向广东及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掌握保险基本理论,具备熟练的保险业务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保险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经济、管理、金融、财务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保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相关领域运用所学理论和实务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险学在职研究生主要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保险学、风险管理学、社会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法、利息理论、保险营销学、保险精算学、保险经济学、保险投资学等。
就业方向:保险学在职研究生毕业生能在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风险管理、投资管理、理财规划等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