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行“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与《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举办。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万曙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习究基地”,并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等;全面培养“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也培养“电影学”、“戏剧戏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位的硕士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对莅临本次大会的学者与嘉宾表示了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研究发展效力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否厚重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作为具有自身学术传统的学术体,期望与会学者能在本次大会中切磋互动,并将古代文学的内在能量辐射到更大的学术和生命空间,给予我们个人身心和民族文学以更大的启示。最后,他预祝大会能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大学中文系安平秋教授认为,过去的中华文学史研究一直从时间角度把握历史朝代与文学现象的关系,针对空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没有给予充足的关切,学术界需要回到空间领域对文学史做专题的研究。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能够使文学探讨更具立体感、更富综合性,从而推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
在主题发言阶段,郑杰文教授探讨了从空间维度进入文学史的具体方法策略;陈洪教授以新武侠小说为例阐述了空间与文体的内在关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炳海教授叙述了《天问》作品对吴国的历史叙事及其所展现的空间价值;朝戈金教授从民俗学“经济文化类群”这一概念出发,探讨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对其文学文体的影响;左东岭教授以近古诗学为例,强调了比较方法和整体视野在研究地域文学中的重要作用;陈引驰教授论述了空间维度在文学史中展开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