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通孔也,从穴,息声。”可见,窗字的古义明晰,即为通风之用。
窗字古写为囱,囱是开在屋顶上的窗,既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说文·囱》有:“在墙曰牖,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在屋曰囱,屋在上者也。”屋顶之囱,如《礼记·月令》所载,是“复穴皆开其上取明”。
牖,专指开在墙壁上的窗,今废少用。牖的孔洞开得很小,《礼记·儒行》中有“蓬户瓮偏”之说,《淮南子·说山训》有一段更形象的描述: “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精,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又说,:“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也。”可见,牖的面积非常小,十牖不若一户。后来洞口开得大些了,用木棒横直在洞口作遮拦,名为“交窗”。
最早的窗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自然洞穴的洞口,它们既供人进出,也通气排烟,还能采光增加洞内亮度,这些自然洞口既是门洞,也同时是窗洞。新石器时代的袋形竖穴,上部覆盖着树枝杂草制成的顶盖,为了上下出入和通风采光,顶盖一侧留一缺口,这一缺口兼有门和窗的双重功能,这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创造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窗了。当穴居逐渐发展为半穴居,进而演变成原始地面建筑,围护结构分化成墙体与屋盖两大部分时,出现了在固定的屋顶上开口用以通风排烟和采光的结构式样,即“囱”。陕西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上部塌落的草筋泥防水凸棱,可以证明顶部设有排烟通风孔——囱。此外,当地出土的仰韶时期的有窗圆形陶屋模型上还可以看到,在圆形陶屋的入口处一侧的屋盖上,开有天窗,形状是一个条形、两端圆弧形的通孔。囱的样式一直保持到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屋上的通风口,基本上保持半坡形式,囱与门形成对流,排烟效果良好。
囱虽然解决了室内通风、排烟和采光的基本问题,但很难解决雨雪的侵袭。当原始的巢居和穴居建筑的锥形屋顶逐渐演变成两坡屋面时,在侧面开孔来解决室内排烟排气和采光照明需要的“牖”产生了。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防水问题,是我国古代通风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囱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细化,演变成天窗和烟囱等形式,而牖也发展成檐下的通风窗和横窗。随着古代建筑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通风和采光的面积逐渐扩大,墙上的通风口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当门的一侧或两侧出现了较大的采光通风口,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窗也就出现了。到后来,窗与牖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分别,以至渐渐通用了,在现存的许多古文献中“窗”与“牖”是相通的。在职研究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