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周边围以厚厚的高墙,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若是都城,城中又有森严的宫墙,将君王宫殿建筑群围成更为封闭的空间。城内通过城门,实现着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的往来。城门既用来御敌于城外,也用来辖制城内。城门处由于交通往来的环境特点,在许多时代还成为商肆聚集的地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图卷中画了巍峨的城门、城门下沿街两旁排满了商家店铺,路边还有货摊,人流熙攘。
城门又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伦理观念的场所,从选址到建制,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意蕴。城门是政治统治的象征,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有军事意义,还有宣示礼仪章法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城市的规模是按等级划分的,城门的数量、城门门道的多少,是根据城市的不同等级而定的。《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朝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成为历代尊崇的古制。汉代以来,都城一般设十二城门,每面城墙置三座城门,每个城门三个车道,其他城市一般设四城门,个别设八城门,每面城墙辟一座城门,个别有两座城门。唐代子城正门辟二门,称双门。
城墙为求固若金汤,通常都很厚实。与城垣的浑厚体量相适应,城门自然也很高大。城门之上建有重楼,城门整体巍峨壮观。城门建楼,对于城池守备具有实用功能,可驻兵卒,可供瞭望,成为谯楼。同时。门楼高耸,也壮观瞻。《考工记》对城门的高度亦作了详细的规定,有明确的尺寸:“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雄。······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王各诸侯城及卿大夫的城楼的具体营建制度,则以王城制度为基础,按建城者爵位尊卑而定,其营建度量的级差,王城为最高等级,用九诸侯城次之,用七;再次为宗室的王城城楼,用五。根据礼制营建制度的规定,诸侯城和卿大夫的城楼的门制要分别比王城门制小二等或四等,越过自身级别和标准就是“僭越”,是要掉脑袋的。城门尺寸的严格规定起着宣教警示作用,时刻提醒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
明清时代,北京城门有“内九外七”的说法,指的就是北京内城和外城各有城门九门和七门。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各城楼均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油漆彩画加上红油的柱门非常壮观。城门的门洞很深,门扇也很厚,上有成排的门钉,城外有环城的护城河,河上架有吊桥。处于各自的地理位置,北京的城门各有特定的作用和象征意义,各有分工严明的用途。如正阳门为京城正门,中间正门专走皇辇宫车,平时是关闭的,只有皇帝出紫禁城去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祭祀神农时才开启,其他文武百官各色人等经由东西两边的旁门进出。朝阳门里有很多粮仓,称为“粮门”,是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是柴道,通行运柴炭的车辆。阜成门离京西门头沟最近,多走煤车。西直门是从玉泉山进城的近路,多走水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打了胜仗凯旋班师回朝时从此门入城。此外,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因此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德胜门多出入兵车,凡对外用兵,均从德胜门出征。崇文门设鱼、酒纳税之所,走酒车,从南方来的货物进北京时,要在崇文门接受检查,交纳税金。宣武门居西,是凶门,在生、死、休、开、惊、景、杜、伤八门中它是“死门”,官员、百姓出殡要走宣武门,犯人赴菜市口刑场问斩也由此门押出。
南京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是我国古代城垣建设的瑰宝。中华门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年间,传说在修建时遇到“海眼”,随建随塌,后来借来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聚宝盒埋了下去才大功告成,故又名聚宝门。整个建筑全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等混合物作黏合剂、垒砌巨砖而成,极为坚固。为了保证城砖的质量,采取了严密的检验制度,每块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宫员的姓名,一旦发现不合格制品,立即追究责庄,所以城砖的质地细密坚实。中华门构造精巧,共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二十七个藏兵洞,两条登城和一条马道,最上层筑有重檐庑殿顶的敌楼,可供瞭望。其中藏兵洞即可埋伏士兵,又可储备物资,二十七个藏兵洞共可藏兵三千以上,实为古代创造性的军事设施。而每道券门都有一道千斤闸,即使敌军能闯入城门,只要千斤闸一落下,便可切断敌军退路,伏兵四起,成“瓮中捉鳖”之势。
苏州盘门始建于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重建于元末,因刻有木作蟠龙置于城门之上,以镇慑越国,故称“蟠门”,后因水流萦回交错,改称“盘门”。盘门是一座水陆交错形式的城门,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翁城相互组合而成,是全国仅有的一座水陆并存城门。陆城门分内外二重,二门之间设有瓮城,可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水城门和陆城门紧相毗连,亦系砖石结构。分内外二重,两门之间还有暗道可通城楼。水陆城门均设有巨大的闸门,古代用盘车提升或关闭,可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便于设防守城。盘门因地制宜地将水门陆门有机结合在一起,易守难攻,为保卫城市起到极大的作用。在职研究生网